建筑垃圾管理制度

点击量:   发表时间:2017-05-23 09:35:34

①施工现场建筑垃圾分为九大类:渣土;废混凝土、废砂浆及废砖渣;废旧木材;废金属材料;废塑料;包装材料;玻璃、陶瓷碎片;有污染、含毒性的化学材料;混杂材料。应针对每一类建筑垃圾制订回收、再利用规划。

②各类建筑垃圾回收点应有明显标识(包含颜色、文字、负责人)和堆放区域界限(挡板、围墙)。对于有防水、防雨要求的应加盖顶板,地面设置隔水层;对有毒及有污染的应设专门区域,禁止无关人员进入。

③根据项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编制填写建筑垃圾管理记录表格,由专人负责收集,并指导填写,定期检查,保持记录的连续性、准确性。

④各类建筑垃圾建议回收再利用途径。

渣土:如施工现场具备堆土条件,可以用于室内外回填土;如果施工现场不具备堆土条件,找到用于回填土的其他地方进行利用或在场外找合格的临时场地堆土,并填写《绿色施工建筑垃圾(渣土)外运登记表》。

废混凝土、废砂浆及废砖渣:将收集分类好的废混凝土、废砂浆、废砖渣,通过专用设备粉碎、筛分,生产出不同粒径、级配的粗细骨料,在现场直接利用。生产过程中注意噪声、粉尘的控制,生产过程应符合施工现场环境相关规定。

再生骨料砂浆技术:根据企业和项目的情况,可选择专业生产线生产预拌砂浆,也可在施工现场拌合砂浆。

再生骨料混凝土及混凝土制品技术:利用部分或全部再生粗细骨料作为骨料配制的混凝土,适宜于配制C30及C30以下强度等级的混凝土,适用于浇筑混凝土基础垫层和基础等部位。

园林绿化堆山造景:在工程施工中有假山等人造景观设计时,可用含渣土较多的建筑垃圾堆造,上面覆盖土层种植各种观赏植物。

经设计方同意,可用于施工局部回填。

可运出场外,回收给有需要的再生材料生产厂商,用于再生混凝土构件、再生砌体等生产。

直接用于施工现场临时道路路基修建。

无论采取哪种处理方式,均应填写《绿色施工混凝土、砂浆、砖、砌块类建筑垃圾管理记录表》。

⑤废旧木材利用技术。

短方木榫接开梳齿榫接技术:长度2m以上的可以直接在施工中当材料使用。如果长度不够的可以采用专业连接技术,连接满足施工要求。

50 cm~l m长度的,可以在施工中当短木枋使用,减少锯长木枋的现象产生。

小于50 cm可以经过有回收资质的单位回收,进行专业加工再次利用或现场加工做成垃圾箱等。

小竹胶板可以作为主体结构的护角、生活区花坛外围护、脚手架挡板等

锯末可以用来给物业公司打扫卫生使用或回收给专业公司。

无论采取哪种处理方式,均应填写《绿色施工可回收建筑垃圾管理记录表》。

⑥废金属材料利用技术:施工当中可用作定位筋、马凳、梯子筋、地沟盖板及地沟过梁筋。如施工当中无法采用的废金属材料经回收钢厂再次回炉利用。无论采取哪种处理方式,均应填写《绿色施工可回收建筑垃圾管理记录表》。

⑦废塑料:可以用来装扣件、楼层内垃圾或必须经过外运的垃圾;可以回收给有回收资质的单位进行加工再利用。无论采取哪种处理方式,均应填写《绿色施工可回收建筑垃圾管理记录表》。

⑧包装材料:在装修施工中包装箱可以保护地面、楼梯等;可以回收给有回收资质的单位进行加工再利用。无论采取哪种处理方式,均应填写《绿色施工可回收建筑垃圾管理记录表》。

⑨玻璃、陶瓷碎片:陶瓷可以做钢筋垫块,可以回收给有回收资质的单位进行加工再利用,并填写《绿色施工可回收建筑垃圾管理记录表》。

⑩有污染、含毒性的化学材料:无毒无害的塑料桶可以回收利用在工地上;有污染、含毒性的化学材料可以回收给有回收资质的单位进行加工再利用,并填写《绿色施工可回收建筑垃圾管理记录表》。

⑩混杂材料:可以在建筑物小的部位补充使用,。可以供建筑物在外墙用作防水保护层可以回收给有回收资质的单位进行加工再利用,并填写《绿色施工可回收建筑垃圾管理记录表》。

不可回收的建筑垃圾由材料部门统一安排外运,并填写《绿色施工建筑垃圾(渣土)外运登记表》。

下一篇:绿色施工机械保养管理制度   上一篇:绿色施工食堂管理制度